共计 1841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青龙洞
|
贵州青龙洞:
- 历史起源 :
- 镇远青龙洞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(1388 年),最初是有人看中了中河山这块风水宝地,开始在山上建起亭台楼阁。后来经过不断的修建与发展,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。
- 明弘治二年(1489 年)至清朝,青龙洞古建筑群逐步修建完善。明嘉靖九年(1530 年),镇远知府黄希英主持在中河山中元洞建儒学大师朱文公(朱熹)祠,在青龙洞山腰建紫阳书院,并立考祠亭于紫阳洞旁边。明万历年间,镇远知府张守让补筑祝圣桥,沟通了㵲阳河东西两岸。此后,道、佛两教的建筑相继出现,众人筹资捐修,至清雍正初年,青龙洞古建筑群臻于完备。清末,江西商人在山脚下建万寿宫,将中元洞、青龙洞、紫阳洞连成一片。
- 建筑格局 :
- 整体布局 :青龙洞建筑群落共由 30 多座靠崖连洞的单体建筑组成,分为青龙洞、紫阳洞、中元洞、万寿宫、祝圣桥、香炉岩等部分 2。大部分建筑位于中河山腰宽约 80 米、高低 60 米、长约 300 米的狭长悬崖地带。
- 具体建筑 :
- 紫阳书院 :亦称紫阳洞,位于万寿宫东侧石崖上,北通中元禅院,南接青龙洞,下至万寿宫,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是为纪念大儒朱熹而造,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宗旨,也是黔东地区较早兴办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地方之一,院内周围有多处摩岩,是求学养性之地。
- 中元洞 :也称中元禅院,明嘉靖年间建筑,古称“北洞”“中和洞”,有大佛殿、望星楼、独柱亭、六角亭等建筑物,西接祝圣桥。其山门是两块巨石斜靠天然而成,门楣有“入黔第一洞天”的题字。
- 万寿宫 :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,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(公元 1734 年),建筑在濒临舞阳河东侧长 45 米的石基坎上,由山门枋、戏楼、厢楼、杨泗殿、客堂、许真君殿与文公祠等单体组成。
- 祝圣桥 :原名“舞溪桥”,俗称“老大桥”,西连府城,东接中河山北段中元洞,为一座横跨舞水的大型石桥。桥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桥身建成于万历三十七年(公元 1605 年),至今保存完好。清光绪四年(公元 1878 年),镇元知府汪炳敖在桥东起的第三和第四孔之间桥面上,建成三重檐八角攒尖顶式“魁星阁”一栋。
- 香炉岩 :是脚插舞阳河的一个形似香炉的奇特巨岩,与青龙洞一组古建筑只有一条 8 米宽的公路相隔,岩顶建有一座单檐六角攒尖小亭。
- 特色 :
- 建筑风格特色 :青龙洞古建筑群依山因地,分别采用了“吊”“借”“附”“嵌”“筑”等多种工艺,在悬崖上构建出一片楼阁洞天。建筑与悬崖、古木、藤萝、岩畔、溶洞天然合成,融为一体,飞岩翘角、贴壁凌空、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,气势宏伟,造型独特,是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,有“西南悬空寺”之称。
- 宗教融合特色 :这里是儒、道、佛三教并存的景区。儒家的紫阳书院中有圣人殿,供奉着儒教创始人孔子的雕像;道家的玉皇阁曾是道教传奇人物张三丰的修行之地,建筑洞连楼、楼连着洞,形成“楼中有洞、洞中有楼”的奇特景象;佛家的中元禅院有始建于明朝嘉庆九年(1530 年)的大雄宝殿,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是由整块的缅甸玉雕琢而成。
- 宗教地位 :
- 在明清时,青龙洞古建筑群曾是东南亚国家僧众转经拜佛之圣地。它是贵州省规模较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,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,对于研究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- 文化活动 :
- 在过去,这里会举办一些宗教法会活动,如佛教的佛事活动、道教的斋醮仪式等,是宗教信仰者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。
- 如今,青龙洞作为旅游景点,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化展览、传统技艺表演等活动,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。
- 保护情况 :
- 1956 – 1963 年间,贵州省政府拨出专款,对青龙洞建筑群进行了两度较大维修,并对中元洞进行修复。
- 1983 年起,贵州省政府再次拨款对青龙洞、紫阳洞、万寿宫等各组古建筑全面抢救和修复,使其恢复原貌。
- 1988 年 1 月 13 日,镇远青龙洞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4 年 7 月,青龙洞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“世界贴崖古建筑群建筑园林”。
-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
- 清人陈夔龙诗云:“严城无鼓角,山水自宫商。邑侯喜见招,征旗生辉光。缅象桥东迈,一色苔藓苍。中元胜景出,绝壁纡羊肠。更上青龙顶,来阅读书堂。循循资善诱,狂狷进中行。佛楼肆筵席,德星聚一方。炼师求丹诀,蛮女进壶浆。嗟余谢鞅掌,不能涉稻粱。纵陪东山屐,愧此曲水觞。须臾日脚下,方钟和漏长。秉烛尽今夕,烟月付苍茫。”
- 还有清人赞曰:“峭嶂嵯峨蛰龙踞,一朝破壁横飞去。龙飞变化谁复知,盘寓尚认云深处。危楼高构山之巅,水微茫挂槛前。凭栏未敢多立时,生恐凌风便上天。”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