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慈航仙观 [上海]

15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662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上海慈航仙观
上海慈航仙观:

 
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民国 23 年(1934 年),广东籍全真道士陈白若来沪,看到上海广东商人较多且信奉黄大仙,便集资 1.8 万元向申达公司购屋,准备改建道观。
    • 民国 24 年(1935 年)正式建成慈航仙观并对外开放。最初位于海南路 81 弄 16 号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观门前置有石狮 1 对。进门为花园,北侧是 5 开间的 3 层楼房 1 幢。
    • 底层改作大殿,祀奉黄大仙,两旁祀奉 18 天将。二、三楼为客房和宿舍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地域文化融合特色 :由广东籍道士创建,且主要面向在沪的广东商人信众,是广东道教文化在上海传播的体现,融合了广东的宗教信仰文化和上海的地域特色。
    • 供奉对象特色 :以黄大仙为主要供奉对象,黄大仙信仰在岭南地区较为流行,慈航仙观将这种独特的信仰引入上海,具有一定的独特性。
  4. 宗教地位 :在当时的上海道教界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道观之一,为广东籍信众在上海提供了宗教信仰的场所,对于上海地区道教的多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但随着历史的变迁,其宗教地位逐渐式微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在其存在的时期,会定期举行与黄大仙信仰相关的宗教仪式和法会活动。比如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,道士们会进行诵经、祈福等仪式,信众们也会前来参拜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抗日战争爆发后,该观曾迁建于英租界宁波路顾家弄。抗战胜利后,迁回原址。
    • 1956 年,由于香火衰落,二、三楼房屋出租改作民屋,楼下仍作庙堂。1958 年,大殿租给里弄加工组,神像和道具均移存白云观,宗教活动停止。后来,慈航仙观逐渐荒废,建筑也未得到很好的保护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目前暂未找到明确的历史名人对慈航仙观的相关评价记载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