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春申道院 [上海]

45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999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上海春申道院
上海春申道院: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春申道院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(1734 年),由上海县知县褚菊书主持建造。当时建道院是为了供奉春申君黄歇,所以以此命名。春申君黄歇是战国时代楚国楚顷襄王、楚考烈王时期两代重臣,上海地区曾是其封邑的一部分。后来“春申君开凿黄浦”的传说流传开来,春申君被推上神坛,人们对他的尊崇促成了春申道院的建立。
    • 乾隆十年(1745 年)春申道院进行了重修,嘉庆九年(1804 年)在闵行名士李林松的推动下,再次修缮扩容,并增设了“春申阁”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由于春申道院后来已废,关于其具体的建筑格局详细信息留存较少。但可以知道其位于上海市上海县横沥东岸,整体建筑应是遵循传统的道观建筑风格,有供奉神像的大殿、偏殿等建筑,以及附属的钟楼、鼓楼等设施。
  3. 特色
    • 文化特色 :春申道院是黄浦江流域唯一以“春申”命名、供奉春申君黄歇的庙宇,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。它承载了上海地区对春申君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民间信仰,对于研究上海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义。
    • 建筑风格融合 :其建筑风格既体现了道教建筑的庄重、严谨,又融入了上海本地的建筑元素和风格,是上海地区宗教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体现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在上海的道教发展历史中,春申道院曾是一处较为重要的道教场所。在其存在的时期,是当地道教信仰活动的重要中心之一,对于上海地区道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它也是上海民众寄托精神信仰、祈求平安福祉的重要场所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在其存在的历史时期,每年会有一些与道教相关的节日庆典和法事活动。比如在特定的道教节日,道院会举行祭祀、诵经等宗教仪式。
    • 在春申阁建成后,本地文士才女经常在此相聚唱和,留下了不少诗作,这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形式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1937 年“八一三”战事爆发后,侵华日军的飞机对闵行镇进行侦察、轰炸,春申道院受损惨重,春申阁被毁。
    • 1958 年起,道院旧址被改建为豆制品合作加工场。如今,道院所在的地方已被开发成商品房住宅区,春申道院的遗迹已不复存在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
    • 嘉庆年间附贡生黄琮在春申阁建成后,作《春申阁题壁二首》,感叹道:“村落逶迤傍水滨,杰然高阁祀春申。千秋史册应从实,百世香烟别有因”,体现了对春申道院的一种感慨和思考。
    • 清代出生于闵行老街的著名书画家纪大复,特为春申阁撰联:“浦以姓名传,吾不为鱼终古赖;阁因封号建,居之肸蚃古今称”,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对春申道院及春申阁进行了评价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