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筋草

142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862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【抽筋草】

【拼音名】Chōu Jīn Cǎo

【别名】虫儿被单、筋骨菜、单背叶、青姑草、金缠莱、大娥嫦菜、石灰草、接筋草、小伸筋草、背单草、滇繁缕、白筋骨草、鸡骨草、唐根草、石繁缕、糯米藤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llaria saxatilis Buch.-Ham.[3.vestita Kurz]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,长 60-90cm。全株密被白色星状柔毛。茎基部匍匐,上部半直立,灰绿色,质脆易断,分枝稀疏,节膨大,有不定根。单叶互生;叶柄极短而近于无柄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,长 2 -3.5cm,宽 8 -12m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微抱茎,全缘,两面被白色星状毛,下面较密。二歧聚伞花序细弱,有细长总花梗,生于叶腋或 2 分枝叉间;花梗细,长短不等;苞片较小;萼片 5,披针形,长约 4mm,外面被星状柔毛;花瓣 5,白色,稍短于萼,2 深裂至基部;雄蕊 10;子房上位,花柱 3 -4。蒴果长卵形,与宿萼等长。种子多数,近黑色,有瘤状突起。花期 4 - 7 月,果期 7 - 8 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 600-2300m 的河谷草丛及旷野山地、田间、路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全草长 60-90cm。茎圆柱形,脆而易断,中具维管束一缕似筋,故名 ” 抽筋草 ”,上部密生短柔毛,稀分枝。叶对生,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,长 2 -3.5cm,宽 8 -12mm,两面有星状毛;近无柄。聚伞花序,生于叶腋或两分枝间,全部密生星状绒毛;萼片 5,披针形;花瓣 5,比萼稍短,先端 2 深裂;雄蕊 10;花柱 3 -4。蒴果,与宿萼几等长。种子多数,黑色,表面有瘤状突起。气微,味淡。

【性味】辛;性凉;小毒

【归经】肝;脾经

【功能主治】平肝;舒筋活血;利湿;解毒。主中风不语;口眼歪斜;肢体麻木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黄疸型肝炎;白带;疮疖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