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王母池 [山东]

31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137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泰山王母池
泰山王母池:

 
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泰山王母池古称“瑶池”,传说与西王母有关。在古代文献记载中,三国时曹植“东过王母庐”的诗句,可见其由来已久。虽然黄帝遣女迎西王母等传说难以考证,但也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。
    • 唐代已有关于“瑶池”的记载,大历七年唐代宗遣内侍至岱岳观修斋,并投告王母池。宋元祐八年,岱岳观重修王母殿及砌垒山子、办置花园。此后,王母池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的多次修葺与扩建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王母池为三进式庙宇,平面呈长方形,南北长 73.6 米,东西宽 53 米,面积 3900 平方米。
    • 主要建筑包括大门、王母池、王母殿、东西配殿、东西耳房、悦仙亭、七真殿和蓬莱阁等。整体建筑依山傍水,高低错落,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。
    • 山门上嵌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题匾。门内为池,周环石栏,中架拱桥。池东立《泰山凿泉记碑》,叙述冯玉祥于 1932 年在此凿朝阳泉的经过;池西洞内有王母泉,泉水清澈甘冽;池北洞内有宋代立《重修王母殿碑》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建筑风格 :是典型的明清时期道教建筑风格,布局严谨,工艺精湛。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,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
    • 泉水景观 :王母泉是其重要特色之一,泉水清澈,终年不涸,为道观增添了灵秀之气。并且与道观内的水池相通,形成了独特的水景。
    • 宗教文化 :作为道教场所,供奉着王母娘娘等神祇,是泰山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,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和历史文化价值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在泰山地区的道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信众们朝拜王母娘娘的重要场所。王母娘娘在道教中被视为女仙之首,主管婚姻、生育等事务,因此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祈福、求子。
    • 与泰山的宗教文化紧密相连,是泰山宗教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历史悠久,宗教文化传承不断,对泰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传统节日法会:在一些重要的道教节日,如王母娘娘的诞辰(农历三月初三)等,道观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活动,道士们诵经、礼拜,信众们前来烧香、祈福。
    • 传统文化讲座:不定期举办与道教文化、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,宣传道教的教义、思想以及传统文化的精髓,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历代都对王母池进行过修缮和维护,使得这座古建筑群得以保存下来。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,经过多次修缮,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格局。
    • 现代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王母池的保护,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和措施,对建筑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,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
    • 三国时期的曹植曾作诗“东过王母庐,俯观五岳间”,体现了他对王母池的关注,也从侧面证明了王母池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    • 唐代诗人李白的“朝饮王母池,暝投天门阙”,生动地描绘了他在王母池的经历,也使得王母池的名声更加远扬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