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计 1022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黄大仙祠
|
香港黄大仙祠:
- 历史起源 :
- 香港黄大仙祠全称赤松黄大仙祠或啬色园黄大仙祠,始建于 1921 年。其起源可追溯至 1899 年广州芳村花地大函尾的黄大仙祠。芳村黄大仙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,经历光绪三十年(1904 年)的重修后,成为芳村地区最具规模的宗教建筑之一。后因民国初年社会动荡,广州的一些庙宇受到影响,黄大仙宝像被香港绅商接至香港,安奉在啬色园内。
- 1915 年,道侣梁仁庵、梁钧转父子从广东西樵山普广祖坛奉接赤松仙子宝像来港,最初在湾仔开坛阐教,后于 1921 年在九龙狮山下竹园村的龙翔道建“啬色园”。1922 年 8 月,啬色园正式成立,负责管理祠庙。
- 建筑格局 :
- 整体布局 :黄大仙祠的建筑布局是按照 1937 年在黄大仙殿前占卦的结果,并严格根据五行八卦原理设计而成。建筑按左龙右凤、五行属性兴建。
- 具体建筑 :占地面积约 18000 平方米,除主殿大雄宝殿外,还有三圣堂、意密堂、麟阁、经堂、盂香亭、从心苑、九龙壁、牌坊等建筑。其中,牌坊山门于 1977 年以红麻石建成,呈四柱三门的格式;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,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。
- 特色 :
- 宗教融合特色 :主祭东晋道教仙人黄初平(即黄大仙),同时也供奉儒、佛两教的神祇如孔子、观音等,三教融合成为一大特色。
- 建筑风格特色 :建筑雄伟,金碧辉煌,极具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。整个祠堂呈对称分布,以黄色为主色调,给人以庄重、神秘的感觉。
- 布局特色 :独特的“五形”建筑布局,祠中的飞鸾台、经堂、玉液池、盂香亭及照壁,各代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
- 宗教地位 :
- 黄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,在香港及海外都享负盛名。“黄大仙 —— 有求必应”在香港是家喻户晓的歇后语,香火鼎盛。
- 它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举行道教婚礼的道教庙宇。
- 文化活动 :
- 日常参拜 :游客可以在祠内免费领取九支香,然后到各大殿宇参拜。祠内还设有求签服务,求签免费但解签需付费。
- 重要节日庆典 :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是黄大仙师宝诞,所有黄大仙的弟子会于正午时份聚集于祠内的主殿参与祭祀活动。每年农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,也有大量善信前往黄大仙祠祈福。在大年初一,市民会争头柱香。
- 保护情况 :
- 黄大仙祠经过多次修缮和维护,保存状况良好。2010 年 5 月被确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。
-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对其的专门评价记载,但黄大仙祠在香港民众心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香港的重要文化地标和宗教场所,其影响力深远,对香港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