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定集仙宫 [上海]

10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1188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嘉定集仙宫
上海嘉定集仙宫:
  1. 历史起源
    • 建于宋嘉定十七年(1224 年),位于原上海嘉定东城、嘉定县东大街积谷仓。最初建立的缘由虽未有明确的独特背景记载,但作为道教宫观,它在当地逐渐成为宗教信仰和民众精神寄托的场所。
    • 南宋绍定元年(1228 年),知县陈迈扩建东岳行宫。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不断建设与发展,集仙宫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  2. 建筑格局
    • 南宋淳祐五年(1245 年),道士卢其佑增建上真殿。
    • 元大德十年(1306 年),道长孙应元又增建三清殿、玉皇阁、瑞竹轩。
    • 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 年)重建三清殿,同时新建三官殿、三茅殿。万历时期以及清乾隆年间又屡有扩建和重修,规模较大。
    • 宫的四周环水,名曰玉带河。曾经在其正南有一座古代传留下来的青石小拱桥,是通往宫内的唯一通道。整体建筑格局体现了道教宫观的传统布局特点,各个殿宇分布有序,与周围的水系相互映衬,形成了独特的景观。
  3. 特色
    • 宗教特色 :作为道教宫观,集仙宫供奉着诸多道教神祇,如三清、玉皇、东岳大帝、三官、三茅等,是道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,在嘉定地区的道教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。正统年间(1436—1449)曾得赐《道藏》一部,藏于宫内,这也显示了其在道教文化传承和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。
    • 文化特色 :集仙宫的宗教文化与嘉定当地的民俗文化相互融合,对嘉定地区的民间信仰、风俗习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例如,每年特定的节日或宗教庆典,都会吸引众多信众和当地民众前来参与,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。此外,集仙宫水蜜桃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,与集仙宫紧密相连,进一步丰富了集仙宫的文化内涵。
  4. 宗教地位
    • 在过去,集仙宫是嘉定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,对周边地区的道教信仰传播和宗教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它不仅是当地信众进行宗教活动、祈求平安和福祉的场所,也是道教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平台。在嘉定的宗教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  5. 文化活动
    • 在历史上,每逢道教的重要节日,如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、正月十五上元节、二月十五太上老君圣诞等,集仙宫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和祭祀活动。信众们会前来烧香、祈福、诵经,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。这些活动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,也是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  • 除了宗教活动,集仙宫周边也曾因桃花美景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。
  6. 保护情况
    • 民国 9 年(1920 年)集仙宫被废庙,之后其建筑和场地用途多次变更。
    • 上世纪 50 年代,桃园归属于公社所有后,经营方向转变为以蔬菜为主。
    • 后来,整个集仙宫地段成为了嘉定区精神病防治院。如今,该地已建成金沙公寓。不过,宫前曾有的三株宋代银杏仍然留存。
  7. 历史名人对其的评价 :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历史名人对嘉定集仙宫的专门评价记载,但从其历经多个朝代的建设和发展,以及曾获得朝廷赐《道藏》等情况来看,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,受到了当时官方和道教界的重视。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