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三丰修道思想:养道归真、仙真风范、炼己化世的深度解读

133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5798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张三丰修道思想:养道归真、仙真风范、炼己化世的深度解读
张三丰这人可太传奇啦,关于他的传说那是一箩筐,就连他是哪儿人、啥时候出生啥时候去世,不同的记载都不一样,吵来吵去也没个准儿。不过呢,张三丰有那种特别纯净、超凡脱俗的隐仙气质,还有那种高深得像神仙一样的风范,这就使得他在元明时候特别有名,成了继吕洞宾之后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仙般的人物。下面呢,咱就从三个方面好好说说张三丰的修道思想。

“寂灭情缘”:养道归真的伦理要求


早期有个道教经典《太上老君内观经》是这么说的:“道是靠心去领悟的,心呢又得靠道来弄明白。心里清楚了,道就来了;道来了,心也就通了。”它认为人的心本来是干干净净的,但是被世上的六种情绪,像高兴、生气、伤心、快乐、喜爱、厌恶这些东西影响了,就掉进苦海里啦。就好比有个道士,本来一心向道,但是因为在尘世中经历了一些大喜大悲的事儿,比如亲人离世的悲伤、突然获得财富的喜悦,结果心思就乱了,对道的领悟也受到了干扰,所以说修道其实就是修心,修道的关键就是要让心灵变得纯净,得让自己的心平静稳定,闭上眼睛往里面看,别沾染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

这个往内看的方法呢,就是要让精神安静、心思稳定。不能让乱七八糟的想法冒出来,也不能让坏念头钻进来。从自己的身体到周围的事物,闭上眼睛好好琢磨。里面外面都安安静静、空空荡荡的,那种神奇的道就藏在很深的地方。外面有各种各样的景象,里面就专注这一颗心。心里明明白白、安安静静的,不管是安静还是乱糟糟的时候都能保持平静。每个念头都连着呢,就像深深的树根一样稳定。一直安安静静地在那儿,神秘得很,让人猜不透。忧愁烦恼都没了,也分不清是非对错了。


同时呢,这个经还强调修心要和锻炼身体结合起来,这样能让精气神不散,一直保持纯净,最后达到神和道在一起,能飞到昆仑山那样美好的境界。张三丰继承了道教这种修心的传统,他说:“修道啊,把修身看得很重,但是修身之前得先让自己的心正、意诚。心正意诚了,那些物质的欲望就没了,然后才能说建立根基这些事儿。”就像张三丰自己,他一生淡泊名利,不被世俗的物质所诱惑,这就是他心正意诚的一种体现。


在《玄机直讲・炼丹火候说两篇》里是这么说的:


刚开始修道的时候,关键是要把感情啥的都看淡,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都清理掉,清理杂念是打基础、修炼自己的第一步。人心里的杂念没了,老天爷那种纯净的心就回来了;人的欲望干净了,老天爷的道理就一直在了。每天先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,等到身体和心都安定了,呼吸也平和了,就把眼睛微微闭上,像拉上帘子一样,看着心下面、肾上面一寸三分的那个地方,不远不近,别太刻意,也别不管它,把所有的念头都弄没了,就剩下一个清醒的念头,这就叫正念。


这里说的就是刚开始炼丹的时候,得先把心思收回来,把人的欲望去掉,让老天爷那种纯净的心回来,达到那种“所有念头都没了,就剩下一个清醒的念头”的心灵的最高境界,这就是往回看看自己内心。这个“一灵独存”是啥呢?看看张三丰的著作就知道,其实就是练内丹功法的时候人看自己得到的“真神”“真意”“真念”“真心”。就像《大道论》里说的:“人要是能把身体和心都修正了,那真正的精、神就会在里面聚集,大的才能、好的品德也会从这里面出来。”这里就很明白地说了修正身心对修炼真精、真神有多重要。而且呢,要是经常锻炼精气神这三宝,就能早点练成真神,就像“朝朝煅炼精神炁,结就真神上九天”说的那样。可是啊,世上的人被身体拖累,甚至连包含着万事万物真理的玄珠都看不出来。张三丰在《道言浅近说》里还告诉后来学道的人怎么认出真神真意呢:


这个神得是真神,才算是先天的。真神呢,真念是它,真心是它,真意也是它。那怎么认出是真的呢?有个诀窍:玄关火发的时候,那种昏暗的状态被冲醒了,这时候有一个清醒的念头,这就是真神。炼丹的人说:“一个念头从规中起来”,这就是真神,就是真念。又说:“在那种模模糊糊的时候,心里有光出现”,这就是真神,就是真心。还说:“在安静的时候生出智慧,一个念头在那儿转”,这就是真神,就是真意。真神是从那些不神的状态里练出来的,学道的人得知道这个。比如有的道士在修炼的时候,突然感觉到内心有一股清明之气,就像是黑暗中亮起了一盏灯,这可能就是真神出现的迹象呢。


其实还有一句诗把上面练功的口诀说得更简单明白:“寻真要识虚无窍,功夫只在意所到。”张三丰在练功的时候,一直都想着找到“真神”“真意”“真念”,这继承了道家从老子开始就崇尚真实、看重虚无的传统,和道家以“虚无”为根本的宇宙观关系可密切了。大道从“中”字开始入门,在身体里找那个不在身体里的“中”,这样人的欲望就容易清理干净,老天爷的道理就能重新出现,从古到今的圣贤神仙,都把这个当作打基础、修炼自己的第一步。练内丹的时候心里保持正念得遵循“守中”的原则,找“身体里的中”和“不在身体里的中”,具体怎么做呢?


第一呢,找身体里的中。朱熹说“守中制外”,这个守中啊,得把光收回来照着自己,注意身体中间,就在肚脐下面一寸三分的地方,不远不近,这就是找身体里的中。就像有些道士在修炼的时候,会专注于这个部位,感受气息的流转。第二呢,找不在身体里的中。《中庸》里说:“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产生的时候。”这个没产生的时候,听不到也看不见,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小心谨慎,这样自然就会性子稳、神清气爽,神清气爽了就有智慧了,到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本来的样子了,这就是找不在身体里的中。


还有啊,在凝聚精神、调整气息的时候,保持“平和”的心境也特别重要。“心平了,神就凝聚了,气和了,呼吸就顺畅了。心平这个‘平’字可太妙了,心里不起波澜就叫平,心里坚持一个适中的状态也叫平,平就在这里面呢。心在这个状态里,就不会起波澜。这个中,就是丹经里说的玄关一窍。”比如有个年轻道士,一开始修炼的时候心浮气躁,气息也紊乱,后来经过师父教导,学会让自己心境平和,修炼的时候就顺利多了。


修道的人首先得把感情这些东西看淡,清理杂念,在这个过程里要遵循“守中”这个正念的原则,一直保持一种平和、安静、专心的修道心态,这样才能感受到“道”在宇宙里那种一直变化、生生不息的感觉。清朝龙门中兴的时候,王常月把戒律思想加到了正心诚意这个功夫里,还具体分成了“初真十戒”“中极戒”和“天仙大戒”三个级别。他觉得刚开始修道的时候“心得求正,意得诚”,要是“按照这个意思去做,智慧之光自然就亮了,要明白的东西就能一个一个弄清楚了”。

“高真上圣”:离尘归隐的仙真风范


明朝的那些皇帝可太尊崇张三丰了。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(1384 年)的时候,因为国家稳定,四方都臣服了,就下诏书让张三丰到朝廷来,可张三丰没去。就像古代的许由,尧帝想把天下让给他,他都不接受,觉得那会玷污了自己的心志,张三丰也是如此,不被世俗的权势所吸引。然后在洪武十八年(1385 年)又下诏让沈万三去请张三丰,他还是没去。洪武二十四年(1391 年),又让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去找张三丰,结果还是没找到。


根据《大岳太和山志》卷五记载,明成祖特别仰慕张三丰的仙迹,找了好久都没找到,还写了话称赞张三丰,说“朕久仰真仙,渴思亲承仪范”,还夸“真仙道德崇高,比啥都厉害,和自然融为一体,神奇得让人猜不透”。成祖特别诚心地烧香,还派人去找张三丰,但是没找到。明蜀献王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,洪武二十三年(1390 年)在成都当藩王,他写的《题三丰仙像赞》里说:“有这么一个人啊,出生就不一般。以前在中原,后来搬到北方了。骨头长得很奇特,漂亮的胡子像戟一样竖着。离重阳节没多久,跟着王重阳、张继先这些人的好作风走。浑身都是神仙的气质,心地像冰雪一样纯净。去找师父问道,时间过得可快了。从那些散圣那儿得到了秘诀,又在正一派里延续了传承。掌握了全真的妙理,和纯阳祖师没分开的时候一样。在南边游历福建、楚国,在东边到过扶桑。去过各个天上的洞府,跟着仙人一起飞。”《巴蜀道教碑文集成》在记录这个碑文的时候,在题记里说了:“这篇像赞是了解张三丰长相、行为、思想风采的第一手资料。”这个碑文里写的内容可都是在夸张三丰继承了全真教祖师王重阳、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那种高雅、超凡脱俗的仙真作风。


明湘献王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子,洪武十一年(1378 年)在荆州当藩王,他喜欢道教,还在太和山找过张三丰,他写了首诗:“张玄玄,灵神仙,遥仰神飚游极表,茅龙乔鹤上青天。”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对张三丰这个活神仙的特别仰慕之情。明宁献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,洪武二十四年封王,他知识渊博,喜欢古代的东西,对老、释两家都懂,还想着能成仙呢,他写了《太和隐士歌怀丰仙》:“太和隐士张三丰,诏征不至真潜龙。老而得道玄之宗,长生久视若乔松。自古神仙吾靡从,惟君能继扶摇踪。不见高人世外容,令渠心性若尘封。匡庐之山云濛濛,烟霞终日荡心胸。先生其来叫我侬,愿随铁杖入瑶峰。咦嘻乎!所思不见,弱水蓬山路万重。”朱权写这首诗就是表达他对张三丰的崇敬。


你看,张三丰被明朝这些王爷推崇得不行,可他就是不接受皇帝的召见。他这种不被世俗的富贵迷惑,忘了尘世的事儿,在名山好地方游玩的做法,体现出他那种逍遥自在、无拘无束、不看重名利、不巴结权贵的超棒的情怀。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一直被称为“千古隐逸诗人”,张三丰可喜欢陶渊明的这种性格了,还写文章夸陶渊明有高尚的气节,志向远大,是理想的人物。他还把隐士分成了四个等级呢:


有一种隐士是在文章、学问里藏着,不出来当官,这种人叫“处士”,这是重视纯粹的儒家思想的。就像古代的颜回,虽然生活贫困,但是一心钻研学问,不追求功名利禄。还有一种隐士是在山水之间享受,志向坚定,这种人叫“逸士”,这是重视那种幽静、坚贞品质的。像竹林七贤中的嵇康,在竹林中弹琴饮酒,远离官场纷争。再有就是在社会变化的时候不当官的,这种人叫“达士”,这是重视聪明、有远见的。比如范蠡,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,就选择归隐。最后一种是在道教或者佛教里修行,不贪名利的,这种人叫“居士”,这是重视清心修行的。像王维,晚年笃信佛教,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。


隐士分成这四类,真正的隐士得是不功利的,重视人文精神的修养,不羡慕权贵和名利,有自己独立的人格,愿意在山里隐居,注重精神的修炼,最后能达到和自然融为一体、忘掉世俗的修道境界。清代的汪锡龄夸张三丰说:“我的师父啊!我的师父啊!他是隐士里的神仙啊!是神仙里的神啊!是神仙里能成天仙的那种啊!接着皇帝的诏书,和一群神仙聚会,在兑宫有位置,身体和乾体一样,所以能有神的本事,变化无穷,帮助世界、救度别人。上下四周,到处都是他能到的地方,就像神仙骑着鸾鸟一样,他就是那种有着深深的愿望、有广大法门的人,在吕祖之后,就只有他了。”

“度人修己”:炼己化世的修养旨归


道教不光是注重自己心里的修炼,也讲究帮助别人、给社会做好事。不光要求修道的人自己道法修炼得好,还得做好事、积功德,这就形成了道教独特的伦理观念。早期道教经典《老子想尔注》说:“道呢,是用生来奖赏做好事的人,用死来吓唬做坏事的人。”《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》认为:“你们这些人前世学道、读经,但是做好事少,光想着自己解脱,不想着救别人;光想着自己求道,不想着让别人得道,不相信那些伟大经典里深远的话,不认真斋戒,不尊重三洞法师,就喜欢那些小的道法,所以最多也就得到地仙的层次。”用现在的话说,这就是前辈在告诉修道的人,如果只知道修炼自己,不造福别人和社会,那最多也就修炼到地仙,不能成为能飞起来的天仙。就像有些道士,自己在深山里闭关修炼,但是对周围百姓的苦难不闻不问,这样的修行就很难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

张三丰经常在尘世里来来去去,是为了救度那些有感情的人,就像拿着葫芦在锦江城游玩一样。他身上有大道的真理,但是没人能看出来,他就喜欢把梅花枝插在土里让它生长。张三丰继承了道教这种救别人、修炼自己的思想,他这首《成都留题姜氏家》就反映了他在尘世里,带着大道的道理,去救度那些有感情的众生。在这个基础上,张三丰还特别鲜明地提倡三教合一,他觉得从古到今就只有正、邪两个教,没有三教的区别,所谓的三教就是创始人不一样罢了,他在《天口篇》里说:


孔子杜绝四种东西,老子抱着一个东西,释迦牟尼放空五种东西,这些都是修炼自己。孔子爱护百姓,老子救济世界,释迦牟尼拯救受苦的人,这些都是帮助别人。修炼自己和帮助别人,方向是一样的。


孔子反对怪异、武力、叛乱、鬼神这些东西,老子提倡抱一守中的言行,佛祖释迦牟尼宣扬超脱五行现象观的思想,这些都是修正自己思想行为的内容。不管是孔子的爱护百姓,老子的以道济世,还是释迦牟尼的救苦救难、普度众生,都是给社会做好事、对人民有好处的。比如孔子周游列国,传播自己的学说,希望各国君主能施行仁政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;老子留下《道德经》,为后人提供了修身治国的智慧;释迦牟尼创立佛教,让无数受苦的人在精神上得到解脱。


我呢,没什么大本事,但是也学过很多家的东西,把儒释道三教的道理综合起来了,也知道三教其实是同一条道。儒家离开这条道就不是儒家了,佛家离开这条道就不是佛家了,道家离开这条道就不是道家了。道家特别被称为道门,就是更把道当作自己的责任,没什么可说的。公平地说:儒家呢,是通过行道来帮助时代的;佛家呢,是通过悟道来唤醒世界的;道家呢,是藏着道来救度别人的。各自有各自的妙处,合起来说又有合起来的好处,没必要争论谁对谁错。道呢,其实就是把道理弄明白、把人性搞清楚,一直到生命的本质。孔子不怎么说这些,道家就说得详细,用比喻来说,字很多但是道理很深奥,所以人们不太知道。


张三丰把儒释道三教融合在一起,以道为主,他觉得虽然儒释道都讲“道”,但是它们的社会作用和目的都是“修身利人”。儒家是“行道济时”,佛家是“悟道觉世”,道家是“藏道度人”,就像孔子一样,老子传的也是正心、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的理论。所以在他看来,三教的道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讲把道理弄明白、把人性搞清楚,一直到生命的本质,都是讲通过行道来帮助世界、救度别人,只是方法和方式不一样,没必要争论谁好谁坏、谁高谁低。


总之呢,张三丰是全真派的弟子,他继承了全真道三教融合的思想,在修道的价值理念、宗旨方法这些层面,把儒释道三教融合在一起,大力提倡三教同源,把三教的圣人放在一起说,把三教的经书平等对待,大讲“忠孝”“行善惩恶”“修身治国”,他提倡的三教合一的修道思想对后来的道教影响
正文完
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
post-qrcode
 2
评论(没有评论)